都市迷雾,你我共探!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是每个都市追梦人的心灵镜像。主角穿梭在钢筋水泥的森林,每一次抉择都扣人心弦,仿佛你就是那个在灯火阑珊处寻找答案的旅人。情节紧凑到让人窒息,每个转折都像是生活给你的意外惊喜,让人直呼“太刺激了”!相信我,翻开它,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看?你绝对会后悔错过这场精彩绝伦的都市冒险!
《军工重器》 作者:五彩贝壳
第一章书呆子
雪白的墙壁,白色的床单,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无一不在说明这里是医院的病房。
这间病房内一共两张病床,只有其中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位年轻的病人。头上绑着一圈绷带,看样子应该是头部受伤之类的。年轻病人一脸呆蒙的样子,正大惑不解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我怎么会在医院的病房里呢,昨晚,我不是带着团队成员们在论证新型航母的设计方案,一直忙到很晚才......”
突然,杨帆彻底的愣住了。
不对劲!
病房虽然还算整洁,但连空调和电视都没有,甚至连吊扇都没有一台,根本不像一所现代医院的病房,倒是像.....
杨帆的脑海之中浮现出了蔽塞落后的乡镇卫生院才有的病房的样子。简陋的木质病床,地面连瓷片都没有,仅仅只是水泥地面,头顶天花板居然用的是白炽灯,而不是日光灯,更不是节能灯。
“这种白炽灯不是早被淘汰,早就不用生产了吗,等一等,我的手机呢......”
感到十分不对劲之后,杨帆想要拿手机打个电话问一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昨晚还和大家在讨论新航母的设计,一觉醒来怎么在病床上躺着,且脑袋上还缠着一圈纱布。
“我的手机在哪里......”
很快,杨帆又愣住了,因为不但没有找到自己的手机,而且发现自己的手很白净,只有非常年轻的人才有这样的手。
“我......”
杨帆一下子就坐了起来,马上就看到了墙壁上那面镜子中自己的样子,顿时宛如被雷击了一样,完全怔住了。
镜子之中是一张年轻得不像话的面孔,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面色白净,朗目剑眉,十分的阳光帅气。
终于,一些记忆片段从脑海深处涌来,杨帆感觉到脑袋发胀,这种发胀的感觉持续了很久,然后才渐渐的平息。
这个时候,杨帆终于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自己居然穿越了,灵魂穿过了三十几年的时空,现在的身份是东海舰船设计所的一名设计员,去年刚从大学毕业,现在是1983年4月1日,一年的实习期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现在只是设计所的一名实习设计员。
东海舰船设计所是一家军工单位,在国内舰船行业鼎鼎大名,共和国的第一艘护卫舰,第一艘驱逐舰,第一艘扫雷舰的设计都出自这家单位。
共和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也就是“051型导弹驱逐舰”也是由这家单位设计的,建造则由东海造船厂负责。
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叫“杨帆”,留下的记忆比较零星,断断续续的,杨帆从这些并不全面的记忆之中知道,这具身体的主人父母双亡,亲人只有一个已经结婚的姐姐,住在东海市的乡下。
另外,还知道这具身体的主人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整天书不离手,只要有时间,肯定是在看书,而不是去干别的什么事情。
以至于进入设计所还没有一年,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书呆子。
杨帆一阵摇头苦笑,没有想到自己是这么一个形象。
苦笑之余,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已经成了设计所的一名实习设计员,那就接受这个身份吧。以前的种种,只能随之而去。
等等,现在是1983年4月1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国第一艘新型的导弹驱逐舰,也就是052型导弹驱逐舰工程应该已经启动,现在可能正在设计论证阶段。
那岂不是说,我有幸能参与到052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工作之中,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心中这么想着,杨帆微微振奋。
门外传来脚步声,然后病房的门被推开了,一张同样年轻的面孔出现了。穿着解放鞋,上身一件绿色的军装,只是没有肩章领章之类的,下身穿着一条蓝色的裤子,挎着一个军绿色的挎包。
这是八十年代初期年轻人的标准装束和打扮。
“杨帆,我来看你了。”
在设计所,杨帆的朋友屈指可数,其中韩江是关系最好的一个。两人同样都是去年从东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系毕业的,又一起分配进的东海舰船设计所,现在同样是实习生。
只是杨帆在整体设计室,韩江是动力系统的一名设计员。
“这是我给你买的麦乳精,还有一瓶橘子罐头。”
一边说着,韩江将带过来的东西放在病床边的小柜子上面。
麦乳精!
杨帆看着一罐东西,宛如隔世。这种只是在记忆中的东西,现在它真实的出现到了自己的面前,良久才回过神来,现在是83年,不是21世纪。
“韩江,谢谢你能来看我。”
“应该的,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
韩江的性格十分外向,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解释道:“本来昨天就应该来看你的,但所里面的气氛比较紧张,领导们接二连三的在开会,我好不容易才请假出来的。”
杨帆道:“没事,我的情况并不严重。”
曾经身为共和国出色的舰船设计师,熟知各类舰船的研制历程和时间表,杨帆知道这个时候正是052型导弹驱逐舰的关键时刻,上面的各种争议很大,各种问题也会让大家焦头烂额。
韩江微微惊愕的看了杨帆一眼,然后道:“杨帆,我感觉你怎么有一点不一样。”
杨帆一阵汗颜。
这么快就被韩江看出来了,于是,马上解释道:“这次不小心撞破了脑袋之后,我想了很多,之前确实太书呆子气了,眼中只有书,没有别的其他东西,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这当然是借口,总不能说这具身体已经换了主人,现在的杨帆不是之前的那个书呆子杨帆。
韩江赞同的道:“你能这么想我就开心了,我替你感到高兴,在单位太书呆子气了可不行,就拿这次优秀实习生评选来说吧,马奇明的专业功底哪里比得上你我,本来你会被评为优秀实习生的,但听说可能会被马奇明顶替。”
韩江愤愤不平。
杨帆是一个书呆子没错,也整天书不离手,但专业能力很强,所绘制的设计图纸都是十分规范,极具质量的。
东海船舶设计所每年都从高校毕业的应届实习生之中评选几人作为优秀实习生,一旦被评为优秀实习生那可谓好处多多。
不但有两百块钱的物质奖励,今后的评先评优,包括提干等等,都会优先考虑。
且不说还比较遥远的评先评优和提干,光两百块钱的现金奖励就让很多人眼红,在这个工资大多只有二、三十块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优秀实习生的评先已经开始,有一些传闻,很多人认为凭业务能力的话,杨帆应该是其中之一,但最近风向似乎又变了,马奇明好像有可能被评为优秀实习生。
“杨帆,你也别太担心,距离最终的评选还有一段时间呢,最终结果怎么样谁也说不定。”韩江安慰道。
杨帆只是笑一笑,并没有将这件事情过多的放在心上。
话题一转,没有继续聊优秀实习生的评选,杨帆主动询问起052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论证工作。
这具身体留下的记忆很零碎,有一些事情杨帆也并不知道,如关于052型导弹驱逐舰现阶段的一些事情知道得就比较少。
韩江是知无不言,将他知道的一切宛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告诉了杨帆。当然,有一些更深入的东西他也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杨帆还是从韩江这里得到了很多关于052型导弹驱逐舰的信息。
聊了一番之后,韩江起身道:“我先回所里,下午我再来看你,我刚才询问了医生,你并没有大碍,只是轻微脑震荡需要住院观察三天才可以。”
幸好并不严重。
如果病情比较重,需要在这里住院十天半个月,病房内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杨帆估计会疯掉。
三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总要找一点事情做一做,借此来打发时间才行。
于是,杨帆道:“下午给我带几张纸和铅笔过来,我随便画一点东西,当是打发时间。”
“不用带几本书吗?”
韩江这样询问道。在他的印象之中,杨帆基本上是书不离手的。
“暂时不用,带几张白纸和铅笔过来就可以了。”杨帆摆手道。
目送韩江离开病房,杨帆心中想道,也许我可以提前做一点什么。
杨帆在病房之中安静的养伤,他不知道,设计所里面剑拔弩张,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身为052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潘劲夫压力很大,他知道这个任务并不轻松。
他又一次召开了设计研讨会,除了设计所的骨干参加之外,还有军方的一些人员,以及多个部委的同志出席这次会议。
.......
新书上传,朋友们帮忙投几张推荐票,或帮着加一个收藏之类,不胜感激。
第二章被舰船设计耽误的画家
病房内,十分的安静,和设计所的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杨帆要的东西已经送过来了,几张白纸,几只削好的铅笔,一块橡皮,还有一块画图板。设计所里面并不缺这些东西。
甚至,还有一套水彩笔,这也是韩江送过来的。
年轻的护士正在给杨帆拔针,她将针头从杨帆的手臂上拔下来,用药棉压了一会儿针口,然后将打点滴的针管小心的收进不锈钢盒子里面,现在可没有一次性的针管,这套吊水的针管用开水煮沸消毒之后还要继续使用的。
杨帆的病情尚可,只要每天吊一瓶水就可以。
护士交代了杨帆几句,然后收拾好东西离开病房。
“嗯,终于可以画一点东西了。”
杨帆心中高兴这么想道。画一点什么呢?
其实这个他早就想好了,准备凭借记忆将052型导弹驱逐舰的样子画下来,就当是打发时间吧。
至于绘制052型导弹驱逐舰的具体设计图纸,杨帆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052型导弹驱逐舰它是一个很复杂,很庞大的系统。
在整个舰船,它有十多个分系统,有几万台设备,它涉及到国家工业的方方面面。
机械工业、化工、轻工的所有系统,包括纺织。陆地上有的东西,舰上都有。
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杨帆想要凭一己之力将一些图纸绘制出来,那完全是痴人说梦,他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没有绘制设计图的想法,而是随手画一画记忆之中052型导弹驱逐舰,只是将它的样子画下来,借此打发时间。不然,就这么枯燥的躺在病床上,那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杨帆下了床,摆好这块画图板,拿起铅笔稍微深思了一下,然后就开始下笔。
“嗯,绘画的功底还没有丢。”
几笔画下去之后,杨帆自己都满意的点了点头。重生之前,杨帆年轻的时候就上过绘画培训班,有着比较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有一些知道杨帆绘画水平不错的同事甚至开玩笑,戏谑的称杨帆是一个被舰船设计耽误了的绘画大师。
作为舰船设计师,杨帆对052型导弹驱逐舰非常的熟悉,它的样子现在就展现在杨帆的脑海之中。
杨帆所绘制的是052舰的最初形态,也是它设计之初最开始时的样子。并不是历经数次设计改进之后的样子。
052舰经历了漫长的设计过程,然后又经过了数次重大改进,包括船体外观设计上的一些改进。从052,到052B,再到052C,然后是052D。
052D是052系列驱逐舰改进之后的非常先进的版本,杨帆绘制的并不是这个先进版本,而是最开始设计之初的052舰,也是开始阶段的基本船型。它的基本船型与布局和后来的052D有比较大的区别。
病房之中十分的安静,只有一脸专注并完全进入状态的杨帆,以及铅笔在白纸上划过的刷刷声。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外面的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病房之中亮起了灯,天花板上那一盏白炽灯橘黄色的灯光洒满了整个房间,对于这种灯光,杨帆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怎么适应,慢慢的才感觉好一点点。
“嗯,第一副图基本画好了,明天再修改一下。”
052舰的样子跃然纸上,虽然只是黑白两种颜色,没有用任何的水彩,但它的样子十分的逼真,体现出了十足的画工。
它的主炮、近程武器防御系统、多功能相阵控雷达、近防导弹系统、远程对空监视雷达等等,非常的清楚,细致。
“还不错,明天再修改一些细节,那就更加完美了。”
杨帆心中这么想着,然后收起自己的铅笔和橡皮,准备考虑着今晚吃一点什么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声音。
推门进来的是韩江,他的手中提着一个用网兜装着的铝制饭盒,一进来就笑着道:“杨帆,肚子饿了吧,我从单位食堂给你打了饭过来。”
画完图之后,杨帆还在想是否去医院食堂吃饭,韩江就来了。
韩江刚将饭盒放在病床旁边的小柜子上面,他就看到这一幅还没有被收起来的画,顿时眼前一亮,大感兴趣的凑了过来,兴致勃勃的道:“杨帆,这是你画的吧,画得可真好。”
他是一脸的佩服之色,第一反应是画工真好,十分的逼真。然后才道,“这应该是一艘驱逐舰,这是哪一国的呢?”
“你猜一猜。”
“这是主炮,这是相阵控雷达,这是......”
韩江认真的看着这张图,辨认出了上面的大部分装备,想了想之后道:“这难道是美国人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切,什么眼光,完全不对。”杨帆道。
其实这也不怪韩江,现在是1983年,资讯十分的不发达,远没有后来的网络,能知道阿利伯克级已经不错了,但韩江没有见过这一型号驱逐舰的图片。
“那这是什么驱逐舰,帆哥,求你告诉我行吗?”
看着韩江“可怜巴巴”的眼神,杨帆开心的一笑,“看在你给我送饭过来的份上,那我就告诉你吧,这是我为了打发时间无聊而随手画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切,别想骗我。”
韩江打死都不信这是杨帆随手画的,心中猜测道,这个书呆子整天看书,还特别喜欢看国外的英文书,肯定是在哪一本国外期刊上看到的某一款驱逐舰的图片,然后依葫芦画瓢将它的样子画了下来。
还别说,画得可真好,书呆子居然还有这么高的绘画水平,我还真没有看不出来。韩江心中这么想。
见韩江不信,杨帆也没有解释什么,而是高高兴兴的打开饭盒准备开始吃饭。肚子还真有一点饿了。
这个年代物质还比较匮乏,大鱼大肉就不用想了,能吃饱已经让很多人大感满足,如果再早几年,吃饱有时候还是一种奢望。
饭盒里面装得满满的,主要是白米饭,然后有两个菜,土豆和青菜,看上去还算可以。
杨帆也没有这么多的讲究,拿起勺子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道:“所里面没有什么大事吧,在这里住院简直淡出一个鸟来,十分的无聊,我还真想早一点去上班。”
“别,千万别,你最好在这里多住几天。”韩江道,“接了这么大的任务,所里面可紧张,上上下下都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听说潘总今天又亲自召开了设计研讨会,听说参加会议的不但有军方的人,还有多个部委的同志......”
韩江说着所里面的情况。
像他们这种实习设计员是没法参加那样级别会议的,但身处在那个环境之中,能清晰的感受到领导们的压力,耳边听到的也基本全是同事们谈论052舰的各种声音。
杨帆轻轻的点一点头。
这是时候国内的工业实力并不强大,基础非常的薄弱,在这样的情况开始052型导弹驱逐舰的研制,难度可想而知。
两人聊了一会儿所里面的事情,等杨帆吃完饭之后,韩江将饭盒收起来,“明天我不一定能给你送饭,如果我没有过来,你就自己随便到医院的食堂去吃一点。”
杨帆挥手道:“这没有问题,我能走能动,如果不是医生再三叮嘱,我还不想住在这里,想早一点出院呢。”
接下来两天,杨帆在医院之中度过。
期间韩江又来过一次,看得出来即使身为实习设计员的他也显得比较忙,身上很有压力。
这两天之内,杨帆为了打发时间主要是画画,不但用铅笔将052型导弹驱逐舰的样子画了下来,还画了一张水彩画,也十分的逼真。一共三张画,两张铅笔素描,一张水彩,这是住院期间的“劳动成果”。
留院观察并无大碍,在杨帆自己的要求下提前出院了。东西不多,稍微收拾一下提着一个包就走出了医院。
脑袋上那一圈纱布也拆了,额头上还有一点伤口,但头发完全可以遮住,估计再过几天会全好,基本也不会留下什么伤疤。
杨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会受伤。
原来这具身体的主人看着一本国外舰船方面的英文刊物入迷,一边走路一边看,一头撞在路边的一根电线杆上面,摔倒之后倒霉的又撞在路边的路基上,当时就晕了过去,额头上也流了血,被好心人送到了医院。
走出医院的大门,看到外面街道上的情景,杨帆还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足足呆了两、三秒才回过神来,这是三十多年前,现在是1983年。
.......
第三章东西丢了
在21世纪,东海市是一座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闻名,很多著名的机构、超级大公司都将总部设立在东海市。
东海市也以两千多万的人口在全世界的所有城市之中名列人口规模的前茅。
现在的东海市,完全不是21世纪的那个样子。
难怪杨帆一下楞住了,足足过了两、三秒才回过神来。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和记忆之中东海市21世纪的样子形成强烈的对比,那种冲击感,让杨帆一下子失神。
医院大门口就是大街。
大街上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上小车都没有几辆,最多的自行车,不管是街道上还是路边,都有不少的自行车。
人们的穿着也以蓝、灰、黑色为主,服装的款式也基本差不多,男的基本以中山装为主,女士服装的款式也就那几样。
从医院去东海所倒也不远,步行大约半个小时。杨帆没有选择等公交车,估计等一趟公交车的时间足够步行走回到所里,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走着,看着,并感受着周边的一切。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
恍如隔世。
先回自己的宿舍,并没有直接去所里面。
杨帆和其他未结婚的设计员一样,现在住的是单位的单身宿舍。有一些已经结婚的设计员,因为暂时没有分配到房子,也有夫妻两人挤着住在单身宿舍的。
这是一栋有着好几层的筒子楼,每一间宿舍大约十几平方米,没有阳台和厕所,门外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在走廊的尽头是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
“不错了。”
掏出钥匙,打开门,看着房间内的一切,陌生而又熟悉,杨帆满意的这么道。
这里的情况比他预想的情况要好一些,起码是一个小单间,没有和别人挤一个房间。
如果是两个人住一间,杨帆可能还有一点不习惯。幸好是一个人一间,虽然房间有一点旧,面积也不大,但杨帆已经非常的知足。
房间内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显得有点乱。最引人注意的是书桌上有大量的书,很多的书。
杨帆自嘲的一笑,“不愧是书呆子,这么多的书,看来每月的工资除了吃饭之外,估计全部用来买书了。”
将东西放在床上,见房间内比较乱,杨帆干脆动手收拾起来,不但将房间内的整理一番,也将地面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切看上去舒服多了。
.......
早上,杨帆起床上班。
整个宿舍也热闹起来,乒乒乓乓的,尤其是走廊尽头的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
早餐在单位食堂吃,虽然东西比较单调,但还算实惠,可以用粮票,也可以用钱。杨帆选择的是用粮票。
吃完早餐之后,杨帆凭借脑海之中留下来的那些记忆走进了东海所总体设计室。这是一间大办公室,摆了二十几张大桌子,大部分的桌子上摆着画图板,在这个没有计算机绘图的年代,所有的图纸都必须手工绘制。
总体设计所像这样的大办公室有好几间,每一间大办公室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这些大办公室就是设计员们工作的地方。
杨帆走进来,不少人看了看他,有人也关切的问道:“杨帆,你这么快就上班了,完全好了没有。”
面对这样的关心,杨帆心中暖暖的,这个大集体还是不错的,人情味非常的浓。
“张哥,我没事,谢谢关心。”杨帆道。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突然之间,杨帆发现自己的东西忘记在食堂了,那是在医院里面画好的那几张图。
本来打算带到办公室里面来,再认真的看一看是否还有需要完善和修改的地方,但在食堂吃完早餐的时候忘记了,落在了桌子上。
“真该死。”
杨帆立刻起身,急急忙忙的出了办公室,飞快的往食堂一路小跑而去,等到了食堂的时候发现原本有不少人在这里吃早餐的,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食堂的师傅们已经在收拾东西,忙着打扫卫生。
“我的东西呢?”
杨帆走到自己刚才吃早餐的地方。桌上,地面上都仔细的寻找过。那三张图折好之后大约32开大小,记得就放在桌子上的。
没有找到自己的东西,杨帆又询问了旁边那收拾东西的师傅,对方也表示没有看到。
顿时,杨帆心中一阵失望。甚至心中曾一度想道,是不是去挂失呢,但又放弃了这个念头,这并不是十分贵重的东西,挂失有一点小题大作,今后有时间再画几张吧。
只能这样了。
回到大办公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杨帆正在想着是不是现在就开始画上一张。
自己的大桌子上面东西都不缺,画图用的白纸,铅笔、橡皮和尺子等等。不过,一个带着几分讥讽的声音打断了杨帆的思路。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才子嘛,这么快就出院了。”
听到声音,杨帆望了过去,马上就知道那是马奇明,同样也是实习设计员,隔壁大办公室的,只是他怎么从隔壁跑到了这里。
“大才子”那是马奇明对杨帆常用的称呼,明显带有嘲笑的意思,并不是真正的赞扬杨帆有才能,而是嘲笑杨帆整天只知道看书,是一个书呆子而已。
如果是以前,面对马奇明的嘲讽,杨帆会面红脖子粗,不知道怎么反驳,但现在的反应却非常的平静,淡淡的看了马奇明一眼,认真的道:“马奇明,你怎么又随便擅离岗位,真没有见过像你这么清闲的。”
大办公室之中,大半的人都在埋头工作,就算不在绘制设计图,也是在翻阅一些设计资料,像马奇明这样离开自己的岗位,跑到隔壁大办公室去的还真没有几个。
关键是杨帆非常的聪明,用上了“又”字,说明马奇明是经常这么溜岗串岗的。
“你......”
马奇明先是一楞,然后是心中一阵气愤。他万万没有想到,平时任由他拿捏的“软柿子”今天居然这么厉害,完全没有平时书呆子的样子。
“你什么你,还不快回你的工作岗位。”杨帆训斥道,完全像一个上司在教训下属一般。
今天的状况,完全在马奇明的预料之外,他一下子就没有了气势,灰头土脸的开溜,十分没有面子的回到了他所在的隔壁大办公室。
看到这样子,杨帆心中一种莫名的爽。
心中想道,“老子可不是以前的杨帆,少惹我。”
......
总设计师办公室之中。
潘劲夫揉了揉眼睛,一阵苦笑。刚刚结束的会议上的种种,一幕幕的浮现在他的眼前。
在这次的会议上,争议依旧很大,身为总设计师的潘劲夫也没法拍板,一切需要研究再研究,慎重再慎重。
他压力很大。
新型导弹驱逐舰是集合了多项高精尖技术的系统工程,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研制出著名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也前后花了几十年的时间。
国内的情况根本无法和美国相比。
自从国家考虑要上新型导弹驱逐舰之后,争议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在刚才的会议上又体现出了各种的争议,不同的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国内的科研基础比较薄弱,主张整套引进相关的设备,也就是买、买、买,采用的是拿来主义。
有人主张自主研发,军工产品,只有走自主研发的路子才有出路,整套引进国外的相关设备,最终只会被人家卡脖子。
多种不同的声音坚持不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哎,真是头疼啊!”
坐在椅子上,潘劲夫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轻声的叹了一口气。其实,作为经验丰富的舰船设计师,他有着自己的的打算,只是暂时没有抛出来,想先听一听同志们的意见。
哪里想道,大家的意见会如此的激烈,争议会如此之大。
“咚、咚、咚......”
门外响起的敲门声打断了潘劲夫的思路,他连忙坐正身子,朗声的道:“自己推门进来吧,门没有锁。”
推门进来的是052型导弹驱逐舰的型号办主任赵玉兰,一位中年女性,戴着黑框眼镜,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
型号办是为了052型导弹驱逐舰新成立的一个部门,起总体协调作用,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这个部门可谓是潘劲夫的左右臂膀之一。
“赵主任,有什么事情吗?”
赵玉兰手中拿着东西,似乎是几张图纸,它们折叠在一起。走进来之后,她将这东西放在潘劲夫的大办公桌上面,兴冲冲的道:“潘总师,我们所里真是藏龙卧虎,这是我早上在食堂捡到的,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有必要交给您这样的专家看一看。”
“哦,到底是什么东西,快打开给我看一看。”
赵玉兰轻轻的点一点头,将这几张纸打开,它们是几张画,有铅笔素描的,也有一张是水彩的,全是3号图纸大小。
一看到上面所画的东西,潘劲夫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这是导弹驱逐舰!
......
第四章这就是我们未来驱逐舰的样子
不愧是专家,一看到这些图纸就看出了它们是什么,顿时,潘劲夫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感兴趣的拿起了这些图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身为国内最顶尖的舰船设计师之一,潘劲夫不是停留在这几张图扎实的画工上面,而是在它们所体现出来的技术层面上。
他一眼就看出来,这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导弹驱逐舰,而是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导弹驱逐舰。
自从接到了设计新型导弹驱逐舰的任务之后,潘劲夫不止一次在心中想,我们未来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将会是什么样子的,经过这么久的思考,在他的脑海之中已经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只是这个轮廓还比较模糊,并不十分的清晰,有一些东西还需要再认真考虑,甚至是反复论证才行。
眼前的这几张画让潘劲夫眼前一亮,仿佛拨开了那一层迷雾,一切都渐渐的清晰起来。
“这就是我们要设计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对,我们未来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对,就是这个样子!
看完这几张画之后,潘劲夫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让他自己激动的心情努力平静下来,然后询问道:“赵主任,这真是你捡到的。”
“对,确实是我捡到的。”赵玉兰十分肯定的道:“早晨我在食堂用餐,无意之中看到饭桌上被遗留在那里的这几张图,我于是将它们拿到了我的办公室,免得食堂师傅们搞卫生的时候将它们丟进垃圾桶。”
潘劲夫道:“你做得对,这东西如果真被丢进垃圾桶,那就太可惜了。”
想了想之后,潘劲夫道:“这东西先留在我这里,我要再好好的,仔细的看一看,另外,你去调查一下,这几张图是谁遗失在食堂的,弄清楚了马上向我汇报。”
“好的,我这就去调查。”
赵玉兰点一点头,然后快步的走出了潘劲夫的办公室。目送赵玉兰离开之后,潘劲夫心中想道,我们所里面还真是藏龙卧虎,不知道这几张图是出自哪一位之手。
他的脑海之中浮现出了一张张的面孔,全是所里面的主任设计师,或是所里的那几位老家伙。一般情况下,能画出这样一艘驱逐舰的人,肯定有两把刷子,舰船设计水平肯定很高。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几张图出自一名并未转正的实习设计员之手。
.......
大办公室之中。
杨帆在埋头工作,并不知道他的那几张图已经到了潘劲夫的办公桌上,且此刻潘劲夫正在认真仔细的看着它们,并数次拍手称赞。
作为一名实习设计员,一些重要的设计工作是不可能担任的,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熟悉工作流程,然后做一些简单而零碎的工作,也就是打杂。
杨帆这几天的工作就是整理051舰的一些设计图纸,这项任务技术含量不高,但工作量也并不小,正适合杨帆这样的新人去做。
杨帆也并不是简单的整理一下图纸,而是借此机会翻看一下051舰的这些设计图纸,正好趁机可以了解一下051舰。
051舰是我国第一种自主研发的导弹驱逐舰,它由东海所设计研发,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显得比较落后,海军需要一种更先进,综合性能更出色的导弹驱逐舰。
052型导弹驱逐舰研发工作在东海所启动。
两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手中的图纸也整理得七七八八,基本可以交差了。
在这大办公室中,偶尔会听到同事们谈论052型导弹驱逐舰的一些话题。目前是设计论证阶段,具体的设计任务还没有分配到各设计室,尽管这样,很多人的心思或多或少都放到了052型导弹驱逐舰的上面。
总体设计室的室主任、以及几名主师又开会去了,领导们不在,趁此机会,这不,不知不觉之中,原本比较安静的大办公室又响起了大家的谈论声。
话题依旧和052舰有关。
“这次的任务可谓十分艰巨,军方对未来的052型导弹驱逐舰要求很高。”
“可不是,听说未来的052舰上要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
“......”
像杨帆这样的新人是不可能参与到这种谈论之中去的,在那里讨论052舰的都是几名资深设计员,其他的年轻设计员基本只有竖起耳朵听着的份。
当然,杨帆也没有参与到其中的兴趣,继续埋头整理他桌上的那些设计图纸,马上就能将它们全部整理好。
谈论一番之后,关于052舰的讨论声又少了起来,这个时候,有一个声音飘进了杨帆的耳朵之中,“马奇明,如果你被评为优秀实习生,那可要请客哦。”
“我一定请客。”马奇明高兴的回答道。
杨帆不禁抬头看了过去,不知什么时候隔壁大办公室的马奇明又到了这里,正和一名设计员在那里大声的聊着,仿佛别人听不见一样。
回答完之后,马奇明炫耀式的看了杨帆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优秀实习生的评选我已经胜券在握。
今天早上上班之后没有多久,总体设计室主任匡伟已经找马奇明谈过话,室里面推荐马奇明为优秀实习生。
按照评定规则,东海舰船设计所每一个设计室有一、两个推荐名额,所里面根据大家的推荐名额从优评定几人为本年度的优秀实习生。
就算是明显感受到了马奇明炫耀式的目光,杨帆也波澜不惊,仿佛这件事情和他毫无关系一样。
原本想看到杨帆失望,或是生气的马奇明,突然有一点不爽,因为杨帆的反应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外。
正准备挤兑杨帆几句,马奇明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咽了回去,甚至害怕似的将脖子缩了缩,原本有一点嘈杂的大办公室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见型号办主任赵玉兰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让大家惊愕的是,赵玉兰没有对大家的工作纪律进行批评,而是声音洪亮的道:“杨帆同志,暂时放下你手中的工作,潘总师想见一见你。”
什么,潘总师,潘劲夫!
很多人一阵震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一个实习设计员,一个是052舰的总设计师,两者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潘劲夫怎么会想见杨帆呢?
即使是资深的设计员,也不是说想见潘劲夫就可以见到的,一年能见那么三、五回就不错了。
办公室之中一片寂静,有人甚至惊讶得嘴巴微张,用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眼前发生一切。
至于马奇明,则完全一副见鬼了表情,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潘总师怎么会见杨帆。
在大家的目光之中,杨帆淡定的跟在赵秀云的身后出了这间大办公室,来到了潘劲夫的办公室门口。
“杨帆同志,你敲门进去吧,潘总师在里面等你。”
“嗯。”
杨帆点一点头。虽然暂时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潘总师会见自己,但心中没有什么紧张,而是比较平静。
“笃、笃、笃。”
随着敲门声响起之后,里面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进来吧。”
杨帆轻轻的推开门,第一次走进了总设计师的办公室,也第一次看到了052舰的总设计师潘劲夫。
这是一名年约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显得比较单瘦,穿着蓝色的中山装,上衣口袋中插着两支钢笔,戴着眼镜,一头短发有一点花白。
潘劲夫也在打量着杨帆。
见杨帆落落大方,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紧张,他不禁赞许的微微点一点头,然后热情的道:“小杨同志,请坐吧。”
杨帆依言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当目光落在潘劲夫的大办公桌上面,看到自己“遗失”的那几张图之后,心中渐渐明白潘总师召见自己的原因。
应该是这几张图的缘故。
.......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利鸿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