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三伏虽过,然大热天里仍酷热难耐,使人喘不过气,需借空调电扇来消暑,不过诸多之人吹风后,常感后脖颈冰冰凉凉且脖子僵硬不适,甚至头晕眼花,依养 生说法,此活多为风邪入体所致。
风被叫做“百病之长”,容易进入脖子后头那块薄弱地方钻进去,但人体身上有三个“挡风卫士”,也就是风池、风门、翳风,它们是身体关键的“挡风点”,还能平定体内乱蹿的风气,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它们怎样里外发挥作用。
外部的风与体内的风常常相互牵连,脖子后面常常会受凉,时间长了气血就不顺畅,容易憋住肝气,从而引发肝风。反过来要是肝肾的根基比较弱,那就更容易被风寒侵袭,风池、风门在后脑勺,翳风在耳后,这三个穴位是风邪入侵的关键地方,按揉它们有助于驱散体表的寒气,还有助于脏腑的气机。
风池穴
这个穴位在胆经跟阳维脉交汇的地方,主要是用来调和以及通全身的阳气,要是身体被风寒给侵袭了,按揉这个穴位能助力阳气,把颈部后面的寒气驱散掉,因为胆经和肝经是相互连通的,肝风往上跑容易引发头晕,按揉风池穴就可以有助于调和往上冲的风邪。
风刮过以后,脖子觉得发硬,格外怕凉,一转头就头晕;要是心情烦躁,脾气也变急了,这时可以用双手的大拇指按压风池穴,凭借手指的力量,向外画圈进行按压揉搓。
风门穴
搓一搓它,可驱散风寒,对舒缓背部发僵及怕冷状况有作用,膀胱经管着人体体表部位,若有邪气侵入,可能影响身体,推开风门,有助于阻止将刚侵入身上的风邪,不让其往身体内钻。
如果感觉后背发凉、肩颈僵硬得像是裹了一层厚布,或者打喷嚏、流清鼻涕,又或者刚吹过风觉得有些畏寒,可以让家人用掌根对准穴位进行用力推按。可以比风池穴多用点力!推揉5秒歇3秒,重复几次直到皮肤微微发热。
翳风穴
在后脑勺耳朵后边那块区域,归属于三焦经,激发此处可以通顺脖子侧面的气血,还能舒缓风邪导致的耳后僵痛,三焦经与肝及耳朵相连,内风扰动时按压翳风穴能引导气血下行,舒缓头晕耳鸣,还能有助于耳聋、脸颊胀。
脖子要是受凉了,可能会连带耳朵觉得沉甸甸的,脑袋也昏昏的,与此同时还会有耳朵嗡嗡响、发闷的状况,在这个时候,可以用两只手的食指按住穴位,慢慢地朝着鼻子尖的方向推按。
日常这么用
早上按风门穴,中午揉风池穴,睡前按翳风穴。每个穴位揉按2分钟左右即可。
按揉后可以抬头看天几秒,再低头看地几秒,接下来左右看肩膀,重复几次活动颈部,注意不要转动脖子。
害怕风还容易头晕的朋友,脾气急容易上火的少熬夜,少吃辛辣食物;经常头昏沉的,甜的、腻的和生冷的东西要控制。
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要提防穿堂风,有三个带“风”字的穴位,乃身体自带的防护,若常揉按它们,有助于外邪难入,内风不起。
利鸿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